泰慧言·凤城巾帼大宣讲|姜堰区妇联:“三维”发力赋能宣讲 奏响“堰上巾帼”最强音 | |
|
|
浏览次数: | |
今年以来,姜堰区妇联以“堰上巾帼说”品牌为引领,通过全域队伍“强基”、场景课堂“破圈”、融合实践“增效”推动巾帼宣讲走深走实,让巾帼好声音传遍姜城大地,温润妇女群众心田。 聚焦全域化,建强多维矩阵,让宣讲更聚人气 紧扣“谁来讲、讲什么、为谁讲”核心命题,整合典型榜样、专业力量、妇联干部三重力量,扩容升级“堰佳人”巾帼宣讲团,持续推进分层分类分众宣讲,确保妇女群众“听得进、有共鸣、用得上”。 巾帼典型领航讲。深入挖掘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建功标兵、最美家庭及女村(社区)书记、女性创业带头人等巾帼典型成长奋斗故事,开设“红旗学堂”,举办“堰上巾帼故事‘荟’”“堰上人家美 小城故事多”“姜城妈妈故事分享会”等专题宣讲,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妇女群众见贤思齐、向善向美。 专业力量精准讲。联动教师、律师、法官、检察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资源,立足妇女群众所需所盼精准滴灌、释疑解困。“家启航”传授科学家教知识助力科学育儿,“双护课堂”普及法律法规守护“她”权益,“堰心语”宣传心理健康调适指南为“她”解忧。 妇联干部实践讲。发挥妇联干部领头雁作用,组织各级妇联干部结合工作实际讲述服务妇女儿童的鲜活案例、生动故事,在宣讲中分享工作经验、交流服务心得,提升履职能力。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宣讲169次,覆盖妇女群众6598人次。 聚焦场景化,打造多元课堂,让宣讲更接地气 打破传统宣讲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宣讲场景,让理论宣讲真正“活”起来。 打造情景课堂。充分利用蒋垛苏维埃纪念馆、徐克强烈士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和实践基地,通过场景化展示、沉浸式宣讲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组织准大学生开展“雏堰启航”活动,走进姜堰知名企业探寻发展脉搏,厚植爱乡情怀。 打造文艺课堂。探索将理论政策、巾帼故事通过情景剧、快板、三句半、小鼓说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涌现出情景诗画《你是我的眼》、小鼓说唱《巾帼礼赞》、情景音乐剧《鲁冰花开》等一批寓教于乐的文艺作品,推动理论宣讲“出圈出彩”。 打造互动课堂。将宣讲阵地延伸到庭院小巷,打造“庭院微宣讲”、“板凳课堂”,在乡音土语、拉家常中传递好声音,改变传统“你听我讲”模式,在宣讲中加入“妇女群众谈感受”环节,引导群众发言提问、分享心得、相互补充,变“单向灌输”为“多维探讨”,增强参与感与认同感。 聚焦实效化,做实“宣讲+”模式,让宣讲更暖民心 坚持效果导向,推动宣讲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做实“宣讲+”,让宣讲成果转化为可知可感的民生温度。 “宣讲+议事”促治理。将宣讲与家庭教育、妇女发展、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妇女群众关心、党政中心工作相关的话题紧密结合,在宣讲中引导妇女现场议事、集思广益,推动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提升妇女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蒋垛镇组织妇女群众围绕“如何让彩礼回归理性,让婚姻回归本质”开展议事,在讨论中宣传新型婚育文化观,推动移风易俗。 “宣讲+普法”护权益。结合维权服务,开展“维权普法+”活动,通过法治宣讲、个性化咨询释疑,有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筑牢法治屏障。 “宣讲+服务”解难题。将理论传播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关爱帮扶、技能培训等精准服务。在“妈妈再出发”技能培训现场,巾帼志愿者不仅传授就业技能,更及时送上包含就业政策、创业指导、权益保障信息的“政策大礼包”,助力学员快速对接资源、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梦想,让宣讲的实效真正体现在解决妇女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上。 下一步,姜堰区妇联将不断探索宣讲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从小视角观察大发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人心,飞入寻常百姓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