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工作园地> 女性创业创新
守护“非遗” 一支画笔绘出乡村振兴梦,靖江市泥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周红 入选《江苏省乡村巾帼追梦人》
浏览次数:

       新征程上,每一位妇女都是时代的书写人,追梦的奋斗者。日前,省妇联发布《江苏省乡村巾帼追梦人》事迹,展示了全省女村支书(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巾帼示范基地带头人,返乡创业女能人,扎根基层的女大学生、非遗传承人,直播电商女主播等一批巾帼新农人与乡村热土的双向奔赴。我市非遗守护人——靖江泥哨传承者周红拼搏奋斗、甘于奉献的感人故事成功入选。

微信图片_20240723154645.jpg

返回家乡 潜心钻研靖江泥哨

       周红自幼就很有艺术天赋,大学期间经过系统的学习,她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绘画技巧,更培养了对美的独到见解和追求。毕业后,周红并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了靖江自主创业。她开设绘画艺术培训班,在一批批青年、孩童的心中播撒艺术的种子。她还融入靖江文明城市创建,多次参与村(社区)组织的墙绘绘画活动,为城市留下了数百面精美的墙绘作品,用艺术装点了乡村的角角落落。

       靖江泥哨又名孤山泥狗子,其制作始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泥狗子中空,头部、腹部有孔,可吹出蛐蛐之声,声音清亮悠扬。汇聚了靖江孤山灵气的泥狗子,数百年来,一直是孤山庙会不可或缺的风景。在孤山人看来,泥狗子就是一道趋吉避凶的护身符,如今的孤山泥狗子,还是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周红在一次公益活动中接触到了孤山泥狗子,泥狗的惟妙惟肖一下子就吸引了她的浓厚兴趣。从观察到尝试,再到熟练制作。每次只要一坐在工作台前,周红就会从周围的热闹中抽离出来。她的世界,只剩下眼前的泥哨作品,以及手边的工具——竹签、小刀、刷子……她全神贯注于手中的创作,每一次的捏制、每一次的彩绘,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又一次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在这个过程中,周红不仅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更是将个人的情感和创意融入到每一件作品中,使得每一个泥哨都充满了生命力和艺术感。

微信图片_20240723154651.jpg

创新融合 “泥狗”有了新生命

       泥哨让周红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变。周红了解到,多年来由于泥狗子造型单调、制作相对粗糙,正处于创作和销售的瓶颈期。她暗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泥狗子重新焕发生机。

       2019年,周红和其他几名年轻人一起成立靖江市泥哨文化研究会,进一步发扬家乡的泥哨文化。为了留住几代人的童年回忆,周红多次前往江西景德镇、宜兴、无锡等地博采众长,她还主动参与孤山镇组织的参观交流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各式妙态横生的靖江泥哨。

       “泥哨要想打开市场,一定要创新!”周红暗下决心,将这一传统技艺发扬光大。她自主创新出彩绘泥哨,将传统泥哨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开发出“十二生肖”泥狗子系列。栩栩如生的金龙、古灵精怪的小猴、憨态可掬的小猪……生动活泼的形态和色彩丰富的装扮,打破了泥狗子的传统单一形态。喜庆是这套作品的主旋律,周红特意选取了红、黄两色作为主打色系。红色是传统的中国红,寓意团圆美满,黄色是温暖大气的明黄,寓意富贵吉祥。每一种生肖形象都很传神,充满了童趣,一推到市场就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在销售环节,周红同样展现出了创新思维,她将非遗故事和文化传统巧妙地融入产品中,推出精美的礼盒包装,有效促动了产品的销售。同时,她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推广销售,开发实体店铺和庙会销售等线下渠道,让靖江泥哨这一非遗产品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应对消费者的DIY需求,周红推出了未上色的泥狗子粗坯,搭配颜料和画笔进行销售。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策略,周红成功将“泥狗子”这一非遗产品带给了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人。

早年,孤山泥狗子产业状况相对不佳,从一天制作上百个,到偶尔卖出个把个,艰难处境不言而喻。这两年,在周红彩绘泥哨的带动下,孤山泥狗子重新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一席。看到彩绘泥哨得到消费者认可,周红的创作热情也更高涨了。

微信图片_20240723154626.jpg

       文化赋能 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文化需要传承,文化也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周红毫不吝啬自己的技能,通过泥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为不少村民提供了创业和就业的机会,让赋闲在家的村民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收入,改善生活。她还组织孤山当地村民参加培训,让更多的人掌握泥哨制作和彩绘技艺。

       今年“三月三”民俗文化庙会期间,周红成功销售出3000多个各式各样的泥狗子。这一佳绩不仅丰富了庙会的文化内涵,也进一步推动了泥狗子产业的发展。周红说,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她觉得非常骄傲。

       手工捏制泥哨,揉的是人气和心气,捏的是靖江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从老一辈手中举起接力棒,周红深感责任重大。一个人的思维终究是局限的,闲暇时,周红会和志同道合的同龄人聚在一起探讨泥哨产品的创新以及市场需求,也会向传统老手艺人虚心请教。

       周红热衷于参加公益活动,她应邀走进学校、社区讲解,将泥哨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截至目前,周红已参与80余次泥哨公益活动,服务受众超过5000人次。尽管本职工作比较繁忙,每次接到活动邀请,周红还是会欣然答应,常常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来回奔波。周红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泥哨得到越来越多少年儿童的关注,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靖江泥哨这一特色文化更是产生认同感、自豪感。

       周红的故事,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例证。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文化的力量,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风采。接下来,周红将继续挖掘泥哨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的泥哨文创产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和销售活动不断提升靖江泥哨的市场价值和社会知名度。彩绘泥哨,不仅吹响了孤山泥狗子的新时代号角,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周红,这位来自靖江的女性,正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绘制着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