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工作园地> 家庭家教家风
涵养好家风 共筑家国梦 | “我身边的家风故事”展播⑤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今年,泰州市妇联推出涵养好家风 共筑家国梦——“我身边的家风故事”系列展播,带动广大家庭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教、建设好家庭,激发更多家庭汲取榜样力量的内生动力。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家庭,聆听那些爱与成长的美好故事!


图片

 在平凡生活中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互敬互爱,共建和谐之家

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能否平安快乐、幸福美满,和谐相处是最重要的。我们夫妻俩是互补型性格,我们会尊重对方的优点,也能包容对方的缺点,因此关系十分融洽。婚后,我们一直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在生活中我们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照顾,做事有商有量,哪怕偶有分歧,通过耐心分析,最终也能统一意见。在一起生活的十多年里从没“红过脸”,这一点一直为外人称道。我们有一双儿女,女儿12岁,儿子8岁,姐弟俩活泼可爱,从小就是村里老人们的开心果。“二孩”生活虽然也有“鸡飞狗跳”,但多数时候姐弟俩还是相亲相爱、相互扶持的,这也是我跟他们一直强调的家庭教育核心。

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我来自苏州,2010年7月通过省大学生村官选聘来到兴化工作,这一干就是15年。我和丈夫是在工作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相识的,也许这就是对我们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的最美馈赠吧。15年来,我从“苏州姑娘”到“兴化媳妇”,从“大学生村官”到“文化工作者”再到专职组织员,不同的乡镇、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职责,唯一不变的就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在7年的村官生涯中,我沉下身心,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在一次次走街串巷、与老百姓谈天说地、走访谈心中,慢慢地,我熟知了村里的每一户村民,学会了地道的兴化方言,也走进了村民的心中。虽然没有太多先进的事迹,但凭着这份脚踏实地和默默坚守的精神,我曾多次被评为市“优秀大学生村官”和镇“优秀共产党员”。后来,因实干奉献的工作表现,我顺利通过了市考察,成为了第一批分流的村官,通过选岗成为了一名文化工作者。在4年多的文化工作中,我虚心学习,积极参加市级活动,提升专业能力,协助站长组织开展好各类文体活动,在文化高质量考核工作中得到了领导的认可,目前,我在合陈镇负责组织工作,4年的组织工作,我学习到了更多知识,也提升了个人能力。

我的丈夫是一名水电工。说真的,水电工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不仅要用脑力去设计水管、电线的线路图,也要靠体力去开槽、布线、施工,还要善于与客户沟通交流。平时风吹日晒、砖屑满身,忙的时候一个月没有休息这都是习以为常的事,但是他却从不嫌苦,从不喊累,一天天、一年年,在风里来雨里去,默默地坚守在岗位上,为我们这个小家撑起一片天。

                乐于助人,维护邻里关系

我们夫妻俩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在村”大学生,因此村民们经常来找我们帮忙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今天东边家的李爷爷不小心按到了电视机遥控器的哪个按键,导致电视放不出来了让我去帮他调一下、明天西边张奶奶家的网连不上了,他家孙子玩不了游戏急得直哭让我丈夫去帮忙看一下,等等。这些对我们来说可能是按一下就好的事情,但对老人来说却是“天大”的难题,平时老人们的子女都不在身边,我们就成了留守老人的“救星”。我们俩也十分乐意去帮助他们,比如去镇里上班的时候帮他们顺路缴纳水电费、取快递等,在家的时候帮老人充话费、网上购物等,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我丈夫平时还经常帮村里人修灯、修水龙头,从不收费。在我们的感染下,孩子们也积极参与进来,帮老人穿针引线、找钥匙等,看到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挂起笑容,孩子们做了好事获得表扬一脸满足,我们十分欣慰。

             积极进取,不断学习成长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为了更进一步,我们俩继续学习,提升自我。我们互相鼓励、互相促进,每天晚上一起看书复习,在一方懈怠时另一方加油打气。我们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我丈夫顺利通过了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和电工特种操作证。当年年底,我也顺利通过了市委组织部选聘,成为了一名专职组织员。习总书记说: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多年后再回想,当初一起努力学习的每一个夜晚都将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最美好回忆。

或许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是我们默默坚守在自己岗位上尽心尽责,做孩子心中的好父母,做邻里口中的好乡亲,做领导眼中的好员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环境,为儿女们树立吃苦耐劳、热爱工作、积极进取的好榜样。我们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我们一直在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也为文明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出属于我们的一份力量。


(作者:褚晓红 兴化市合陈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