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工作园地> 家庭家教家风
栀子花讲堂|爱要大声说出来
浏览次数:

在我的家庭教育的版图里

我和孩子爸爸都在用一个小妙招

那就是“爱要大声说出来”

我认为这七个字

从来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口号

而是滋养我们孩子心灵的阳光雨露

图片

它像一把温柔的钥匙,能打开我们亲子间最亲密的联结,让孩子在明确的爱意中确认自我价值,成长为内心丰盈、懂得爱的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孩子对爱的感知,远比我们想象中直接。我们的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妈妈的一句“你真棒”,就能让他们在哭闹中安定;到了学龄阶段,爸爸的一句“爸爸相信你”就能能赋予他们挑战困难的勇气;少年青春时,爸爸和妈妈共同的一句“亲爱的孩子,无论怎样我们都爱你”,我认为更是化解叛逆的良药。曾经记得有位教育专家曾说:“孩子就像一株幼苗,需要知道自己扎根的土壤是否温暖。” 当父母把爱转化为具体的语言,孩子便会清晰地感知到:“我是被珍视的,我的存在本身就有意义。” 这种确认感,是孩子建立安全感与自信心的基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习惯用“行动”代替“表达”。他们默默为孩子做饭洗衣、熬夜辅导功课,却吝啬说出“我爱你”。可对孩子而言,行动的爱意需要解读,而语言的爱意直抵人心。就像有的孩子在作文里写:“妈妈总说‘多穿点’,我知道是关心,但我更想听到她说‘妈妈怕你冷,妈妈爱你’。” 行动是爱的载体,语言是爱的注解,二者结合,才能让爱变得完整可感。尤其当孩子犯错、受挫时,比起“下次注意”的叮嘱,“虽然你没做好,但爸爸妈妈依然爱你”的表达,更能让他们在包容中学会自我接纳——原来爱不是“我必须优秀”的条件,而是“我就是我”的本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认为“大声说爱”的本质,是教会孩子表达与传递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当他们频繁听到“我爱你”,便会模仿着对父母说“我也爱你”,对同学说“谢谢你帮我”,对世界释放善意。我的家庭里有这样一件小事,想跟大家分享下:我的先生,在我们相识相知的时候就喜欢每天对我说晚安,我爱你!到了我们孩子上幼儿园了,爸爸会偷偷地悄悄的对我说。有一天,孩子看见了,他很不高兴的过来问我,妈妈,爸爸是不是每天晚上都要偷偷跟你说悄悄话呀?我和先生一开始听到他问的的这个问题,没把这当一回事。孩子是一连好几天都在纠结这个问题。于是,我和爸爸商量,就当着他的面,说晚安,我爱你。谁知他不但没有过多的情感转变,而是学着爸爸的样子,每天在睡觉前重复着那句:“晚安妈妈。晚安爸爸,我爱你们”我认为这便是爱的循环:父母用语言播下种子,孩子便会用语言开出花来。这种能力,会伴随孩子一生,让他们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中,既懂得索取温暖,也擅长给予关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然,“大声说爱”并非机械地重复口号,而是要让语言与心意同频。

全网拥有2268.5万的抖音博主房琪曾这样说过,我们穷尽一生,不过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那些灵魂同频的人,像两束并肩的光,能在彼此眼中看见共鸣的星火。与其把时光耗在无意义的周旋里,不如勇敢地把藏在心底的爱大声说出来,让那些滚烫的心意,清清楚楚地抵达该去的地方。比如,我们可以在清晨这样说:“早餐好吃吗?妈妈特意为你做的”,让平凡的日常充满温度;可以是孩子分享趣事时的“听你说这些,爸爸特别开心”,让陪伴有了情感的回响;也可以是分别时的“路上小心,我们等你回来”,让牵挂变得具体可触。这些带着生活气息的表达,比空洞的“我爱你”更有力量,因为它们藏着“我看见你、我在乎你”的真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的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

是培养一个懂得爱、能爱人的人

当父母放下“含蓄”的执念,坦然说出对孩子的爱,便是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让孩子在未来的风雨中,始终记得自己被深深爱过,也懂得如何去爱这个世界。毕竟,被明确的爱意滋养大的孩子,内心永远有光。

供稿:泰州市小蝌蚪青少年儿童发展中心 胡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