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好大姐”费秋凤说:我愿做社区老人的“亲闺女” | |
|
|
“储爹,我刚买了一套理发工具,下午我帮你把头发修一下啊。”10月27日,在泰州市海陵区城中街道洧水社区睦邻点,58岁的社区居民费秋凤正向在场老人“推销”自己的手艺。 自2006年开始,费秋凤先后帮助照顾30余位孤寡、独居老人。有老人想吃红烧肉,她就自费买菜上门做饭;担心老人出现意外,她的手机24小时开通;为了替老人省下理发钱,她自学手艺并购买“理发装备”……17年来,只要老人们有需要,她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同事和朋友的眼中,她是老人们的“干女儿”,而在老人们心中,她却是胜似家人的“亲闺女”。 怀揣爱心结下助老之缘 2003年因企业改制下岗后,费秋凤应聘到城中派出所担任辅警。其间,社区孤寡和独居老人引起她的关注。“我叫费秋凤,这是我的电话,如果你信任我,有困难就找我。”走访时,费秋凤发现一些老人行动困难、生活不便,她总会主动留下电话和一句叮嘱。“小费,在吗?”“我在,你说。”自此,最多的时候,这样的对话一天要重复20余遍。 从心怀戒备不让进门,到几乎每天都让她陪着聊会天,从简单的寒暄到给她家里的备用钥匙,费秋凤与老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家住人民东路的杨爹年事已高,子女不在身边,提到“小费”做的菜总是赞不绝口。费秋凤经常主动帮他洗衣服、打扫屋子,这一“陪伴”,就是16年,直到老人辞世。 “全能闺女”收获大家信任 聊天、跑腿、做饭……日常生活中,照顾老人需要的“技能”,费秋凤基本都会。在她眼里,老人就像“孩子”,需要关心与交流。17年来,她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空巢老人魏奶奶是费秋凤2009年走访时认识的,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经常深夜或凌晨给费秋凤打电话。同事开玩笑说,“干脆把号码拉黑得了。”费秋凤却觉得,这是一份不可辜负的信任,万一有特殊情况,她还能来得及帮忙。 2017年退休后,费秋凤成了社区物业的一名保洁员,虽然收入不高、琐事也多,但她为老服务的热情并没有消退,照顾辖区里的十余户孤寡老人又成了她工作之余最“忙”的事儿。独居老人李奶奶脾气不太好,但唯独对“小费”不一样。费秋凤知道她爱美,便常聊起她年轻时在面馆工作娴熟热情的温柔模样,逗得老人十分开心。身边的人总问费秋凤:“做这些到底图啥?”她笑着答道,“看到老人期盼的眼神,不帮一把我的心里‘过不去’,而他们的笑容就是对我的最好褒奖。” 初心如磐诠释至善至美 费秋凤是一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入党时的骄傲与信念并未被岁月磨灭,她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记在心头、践于行动。除了义务照顾孤寡老人,只要别人有需要,她都会尽己所能帮上一把。2022年5月,一位外地小伙子因没钱去医院看病到社区求助,费秋凤知晓后便主动资助了300元,解了他燃眉之急。 一次,小区楼道电动车起火,火势迅速蔓延,危及住户安全。正在打扫的费秋凤看到后,逐层拿出灭火器聚集到着火点,和闻讯赶来的一位特勤及时灭火。疫情防控期间,费秋凤积极参与值班执勤,主动承担风险较大的医疗废弃物打包清运工作,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交口称赞。 费秋凤身上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点点滴滴的付出与深入日常的陪伴却照亮了许多老人晚年的“幸福路”。而她的“日常”,也深深影响了身边的同事、居民。2022年底,洧水社区组建“洧老”志愿服务队,义务为辖区老人提供帮代办服务,目前已有26人加入,服务次数达700余次。 |